為深化智能傳感技術與AI心理診療領域的交叉融合,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,浙江大學智能傳感與微納集成研究所所長、博士生導師董樹榮科研團隊一行,于2月19日赴醫流巴巴智科考察交流,重點圍繞"多模態一站式AI心理診療軟件系統"的技術研發與臨床應用展開深度合作。醫流巴巴智科創始人任志鴻及核心研發、市場運營團隊接待并參與交流。
在醫流巴巴智科展廳,董樹榮教授團隊詳細觀摩了"多模態一站式AI心理診療系統"的實時演示。該系統通過整合語音情感識別、微表情、面幀肌肉、眼動情緒分析、生理信號監測及行為軌跡追蹤等多模態數據,結合深度學習算法構建動態心理評估模型,實現了對抑郁、焦慮等心理問題的早期篩查與干預。董樹榮教授高度評價該系統"將臨床心理學需求與前沿AI技術深度耦合,開辟了心理診療數字化創新的重要方向"。
雙方圍繞"智能傳感硬件迭代""多模態數據融合算法優化""臨床倫理與隱私保護"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。董樹榮教授團隊負責人潘嘉棟指出:"心理狀態的量化評估需突破傳統量表主觀性局限,通過微納傳感技術獲取客觀生理指標,結合AI構建多維度評估模型,是未來心理診療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。"醫流巴巴負責人表示,浙大團隊在MEMS傳感器、生物信號處理等領域的深厚積累,將為系統硬件層升級提供關鍵技術支撐。
最后,醫流巴巴智科負責人表示:"與頂尖高校團隊的深度協同,標志著企業從單一算法開發向'傳感-數據-診療'全鏈條技術閉環的重要跨越,共同打造AI心理診療技術高地。"